黄海懿
今夜,魁省选举的结果令人沮丧,魁人党上台了。那些为了想让房价跌而在论坛上呼吁投魁人党一票的人们终于如愿以偿了。
我是在过去的两周里看到Sinoquebec论坛上很多同胞发的帖子,这才得知PQ想要关掉魁省的英语学校,还要求中小企业也必须说法语。不由觉得若是PQ上台,连tongue都要被管住了,所以就跟几个朋友一起去了自由党的某处选举办公室帮忙打电话拉选票。在此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和数据,希望能引起更多华人同胞的关注。
“投票率”越高的族裔,越受政党的重视
我去的那个区投票最踊跃的族裔,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是法裔,约有60%左右的“参与投票率”(participating vote rate),投票总人数约是排在第二位的意大利裔的3~4倍。意大利裔,有超过47%的“参与投票率”。犹太裔排在第三位,约有45%左右的投票率。阿拉伯裔选民也很积极,约42%的投票率,而且帮助拉选票的志愿者也多,围着头巾,令人印象深刻。华裔选民就人口总数而言,在那个选区其实能排到第三位,只是因为华人的投票率较低,所以就投票的选民人数而言,只排在第6位。据办公室的人讲,华裔选民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通常只有不足20%的投票率,对政治不太关心。今年则有32%左右的投票率,算是破了历史记录的。
那么华裔选民为什么不愿去投票呢?在打电话的过程中,通常华裔选民会给出以下这样几个理由:
1)很忙,没时间去投票;
2)其他人会投票的,不差自己这一票;
3)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不投票;
4)魁人党的政策太荒谬可笑了,它上不了台的,根本不用自己投票,没人会选它的;
5)不知道选哪个政党好,所以没去投票。
在投票站现场,选民投的票都是密封的,只有最后计算选票时才会被特定的人打开。所以在旁边统计的人只知道什么族裔的某某人投了一票,但没人知道这个投票人究竟投的是哪个政党。
在各投票站统计的数据会很快汇总,之后传到各个选举办公室,各政党的负责人都会盯着即时传来的按族裔排序的“参与投票率”和“投票总人数”的变化,并会对不同年份的数值做横向比较,看看自己的选区哪些族裔投票的选民多,以此来确定今后拉票的重点。
比如我去帮忙的那个选区,这次华裔选民的投票率略高于32%,大约1200人左右,排在第六位。其实就选民基数而言,华裔跟排在前面的几大族裔(法裔除外)在选民总人数上相差不大。假若华裔选民能达到64%的参与投票率,就会有至少2400票,在参与投票的总人数上会跃升到第二或第三大族裔(那样的话,参选的几大政党候选人必然会考虑如何在其政纲中增加些内容来博得华裔选民的支持了)。但是按以往的投票率低于20%的情况计算,华裔选民则要顺位排到第9、10名了。既然在华裔之前有七八个族裔的利益要照顾,还有谁能有时间去考虑华裔群体的需求呢?
华裔族群如何获得各政党的重视
在选区帮忙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少数族裔社区的负责人几乎每天都去选举办公室转一转,遇到候选人就攀谈一番,说些类似替他分析政治前途和表示自己族裔支持他的话。
那些少数族裔的负责人可能真的会带来些选票,也有些负责人可能也是在开空头支票,毕竟大家能最后看到的数据也只是各族裔的投票率,而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个族裔里有多少人支持哪个政党的议员。
不知咱们华裔各社区的负责人和侨领们是否也在做相似的事。其实跟不同政党的议员候选人多联络联络,做出支持的姿态,甚至根据个人喜好说些大话也无伤大雅。毕竟这都是对华裔族群有利的事。
听说其他族裔联络各政党的方式还有:1)每月一次参加议员的联络会,了解其政党未来的政策方向,和反映自己族裔的需求;2)分析各政党内的情况,给予一些有政治前途的议员以特别的支持;3)在选举前参加议员候选人的竞选资金筹集活动,族裔的负责人和大户捐出部分资金,议员候选人也许会做出某些承诺吧,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对政党的选择其实并不太重要
在给华裔选民打电话希望大家去投票时,有不少选民会说: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会投自由党一票的。这点让人感触颇多。
当然也有些选民坚持投魁人党,多是这样几个理由:
1)正打算买房,所以希望魁人党上台,更多的人对魁省失望搬走了,房价跌下来,正好可以抄底;
2)理解和支持魁人党提出的保护法语的主张,认为在魁省呆的人,当然需要尊重法裔的选择;
3)自己会说法语,觉得法语没什么不好。那些想留在魁省的人应该花时间学法语。不会法语的,最好就不要在魁省呆了;
4)因为对自由党特别失望,所以一定会投它的对立面——魁人党。至于魁人党会做什么,则一概不管。
华裔群体内部对投票给哪个政党争论往往很大,辩论时也往往针锋相对。但就这次从我们在选举办公室了解的情况看,“投票率”远比选哪个政党更重要。所以华裔族群最好的选举策略就是:请尽可能地去投票!只要投票了,就是对华裔群体有贡献。至于具体去投哪个政党,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从整体上看,其实真没有那么重要。
首发《蒙城华人报》 Montreal,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