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周里,东莞处在风头浪尖,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其实除了色情业外,东莞更为出名的是它的“中国制造”基地和普洱茶的屯量。在2000年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我曾多次去东莞,目睹了它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是令人惊奇的,有些则是令人遗憾的。
这两周,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东莞,谈谈那里的制造业,以及当地企业家是如何通过离岸业务打造出一个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制造”基地的,还有就是这一基地又是如何沦陷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寿险、重病险、探亲险、家庭财产规划、家族财产传承、税务规划的信息,欢迎联系我 ,或发邮件至 huanghaiyi@gmail.com,更多文章请见www.huanghaiyi.com
东莞的变迁
2000年的东莞,空气湿润而清新,一片片的麦田,连同野草蔓萝的荒地,满眼竟是绿色。比起高楼林立而整洁的深圳、以及熙熙攘攘饮食业发达的广州,东莞显得人丁稀少,再搭配未经整治的街道,和三三两两靠在街边铺满廉价皮鞋的平板车,这里更像城乡接合部。
东莞正处于深圳和广州之间,离两个核心城市都不远,是个很有优势的地理位置。2000年正值深圳、广州产业转型,不再欢迎污染类的制造业和电子行业,对它们课以重税;这些企业急需在附近再找到一个加工制造集散地,继续它们的生产,并借助珠三角发达的销售网络和物流配送系统分销。东莞借此良机张开了怀抱,欢迎所有的污染类企业进驻,并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同环境相比,似乎“致富”才是第一位的。
其实那时的东莞,已经是很富了,很有些藏富于民的感觉,这或许与广东、温州地区一直以来鼓励私营企业的氛围不无关系。
当地有位令人尊敬的企业家曾跟我介绍说:在这里的五星级酒店,你经常会看到卷着裤腿、趟着拖鞋、戴顶草帽、沾了一身泥巴的人进进出出,看上去就象刚在地里干完活的农民,本地人称之“泥腿子”。而实际上,他们都动辄几千万或是几亿身家呢。
当地的制衣厂、皮具皮鞋厂、家具厂很有些名气,在虎门港厚街一带毗邻而立,多加工海外订单,也从事国内批发业务;另有之后进驻的电子厂、电池厂、涂料厂等,在从东莞至虎门的区域内连接成片。再之后,企业的进驻也延续到了邻近的惠州。惠州最出名的莫过于“罗浮山”了,山顶白云缭绕,上有温泉,山的脚下有个很大的湖,每年都会举办划龙舟比赛。那里正是大诗人苏东坡当年被贬的地方,正是在此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诗句,可见苏东坡对于广东的饮食悠闲生活也是蛮喜欢的。
发展至2004年,东莞的制造基地已颇具规模。每年春节前后,东莞、虎门、惠州众多的工厂集中贴出当年的招工通告,南下的列车上则挤满了年轻的面孔,他们一出火车站就直奔这些工厂,慕名来赶春季的招工潮。
而林立的污染企业排出的烟、放出的气也污染了原本碧绿的东莞、惠州,土质在恶化,空气中布满了尘烟。东莞的富裕家族逐渐迁往深圳和广州;每到下班时分,企业主们驱车回到百里之外的新家居住。
东莞制造业的价格之低简直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只有北京市价的二三成。直到有几次我受托去给朋友的亲戚们捎东西,这才了解到如此低廉的物价背后是什么。当地不少工厂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工人吃住都在厂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会打开工厂的大门,允许年轻的工人们到厂外走走。在这封闭式管理的氛围中,年轻人在整日劳累的工作后,生活单调而枯燥,每月的工资竟然只有区区三五百元。
在这之前几年的时间里,我对当地颇有些严厉的家长制企业管理风格一直不大习惯,参与他们会议的时候常会感叹自己多亏没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发作的;几次探访工厂后,更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想起了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啊,野麦岭》,是讲早期日本纺纱厂的严酷生活的。难道工厂都需要这种类型管理的吗?难道就一定要施行那些等级森严的制度吗?
当地一些企业领导私下曾开导我:开明的管理方式他们并不是没有试过,只是试过后并不奏效,反倒是这种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最简单也最有效,其实人性化的管理并不是通用的。他们的这个说法相信也是出自于他们多年可贵的实践,但这个问题仍然困扰了我很多年,一直没能找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当地最常见的企业形式是请个老外代为持股。这种洋人面孔的老外大多只是挂个名,在企业没有什么实权,只是私下领一份还算不错的固定工资。之所以让老外来持股、甚至是持多数股,完全是为了响应广东省对“三来一补”企业的规定。
“三来一补”是什么呢?
“三来一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形式。它最早出现于1978年的东莞,当时的东莞还是农村。一些东莞籍香港商人回乡探亲时,跟当地领导商量是否可以把一些简单的加工装配业务拿到东莞来做,由港商支付加工费并保证出口返销国外市场。这一想法得到了当地领导的赞同,于是按照港商的要求,1978年9月在虎门成立了小型的太平手袋加工厂,这就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三来一补”的“三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一补”是指补偿贸易。企业由外商提供设备、原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方提供土地、厂房、劳力。这类企业就是“中国制造”的最主要的源动力。
在官方口径的文件中,会描述1978年以后,珠三角地区“三来一补”的企业形式得到了快速推广,随着加工制造难度的提高,中方相对落后的经营管理不利于企业发展,于是逐渐让位于有着流水化作业成熟经验的外商负责。1990年~2005年,“三来一补”企业再次质变。由于外方已不再满足于与中方合作、利益分成,越来越多的外商采用直接设厂的方式。它们为了符合工商登记的要求通常都会寻找一个名义上的合作方,找一个当地企业或是找一个政府组织,这一名义上的中方委派名义厂长负责协调与当地的关系,但所有的出资、经营全部由外方负责。
而在民间的操作中,这种性质的改变其实是双向的:很多广东本地企业看到只有“三来一补”企业才能享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且还有出口退税的政策扶持,所以这些纯内资的企业干脆雇个老外面孔当傀儡,来换取个“三来一补”企业的名号。特别是在2003年之后的十年中,由于“三来一补”政策二三十年不做改变,早已跟实际脱节了,其实只是盲目鼓励外资而抑制国内民营的发展,后续带来了“转移定价”逃税、环境污染和职业病、乃至全球反倾销的多重问题,咱们下周续谈。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人寿险、重病险、探亲险、家庭财产规划、家族财产传承、税务规划的信息,欢迎联系我 ,或发邮件至 huanghaiyi@gmail.com,更多文章请见www.huanghai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