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基金公司2014年路演感受
财务顾问:黄海懿
上周四是CI基金公司的路演,所以本周我们先来说一下CI路演会上的一些情况,下周再继续写旅游探亲Visa为什么被拒。再之后,鉴于马上将进入RRSP退休基金、RESP教育基金的供款季节,我们一起来集中讨论有关共同基金的各类话题。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Super Visa探亲险、旅游探亲险、人寿险、重病险、国际学生险、退休基金RRSP、教育基金RESP、家庭财务规划、家族财产传承的信息,欢迎联系我 ,或发邮件至huanghaiyi@gmail.com,更多文章请见www.huanghaiyi.com
1、CI是什么?
CI又称CI Investment,全名Canada’s Investment Company。能够冠名Canada的公司就好比国内的“中”字头,像中电、中煤、中石化、中食、中土畜等,是绝对的牛。在基金行业,CI足可列入加国大型基金公司的前三。
此次路演中,CI旗下的Cambridge团队和Black Creek团队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从个人的喜好看,我更欣赏Cambridge那一部分。
2、Cambridge系列
Cambridge的理念是寻找比自己更聪明、更善于企业运作的团队,它借鉴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比较多。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ambridge的经理Greg列举了TSX(Toronto Stock Exchange多伦多证交所)中占比重较大的公司、市场上其他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以及Cambridge自己的投资组合。那三家公司投资的品种与TSX重叠很多,如TD、Scotiabank、BMO、Canadian Natural等,Greg说:“这实质上相当于这些基金在投指数”。对比Cambridge的组合,很少与指数中的那些主要公司重叠。Greg说:“我们希望做更多脑力上的投入,来回馈客户的信任”。
在投资区域上,Cambridge不投中国和东欧,这点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中国房地产价格高企,广东一带的制造业日渐萧条,部分制造业正在继续向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那些国家传递;胡温2009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刺激堪称疯狂,挤压出了相当多的中小民企退出市场,留下国企、央企“国进民退”,顺带喂养出不知其数的亿元贪官,有的富可敌国。在美国经济复苏之际,国际资金正在从中国撤离,对于这样投资上的“高危地区”,最明智的策略就是回避。
Greg谈了天气因素对一些行业的影响。2014年上半年,安省、魁省被极地漩涡控制,连芝加哥都变成了芝加伯利亚,像零售、开采等不少行业都受到了影响。
在会上,我问了Greg一个问题:该如何看待美元/加元的汇率?转身交回话筒时,CI的另一经理在我耳边说:“这是个好问题”!Greg回答说:他们认为汇率会在1加元兑80~90美分一线。汇率上的风险他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正在想些办法做对冲(hedging),比如将买美股来对冲汇率的风险。
Greg的“对冲”说法其实会有不少延展性信息,另外Cambridge有相当部分的基金是限定于加元资产的,这些基金会选择什么品种对冲汇率风险是很令人好奇的,是美股指数还是option选择权?这些问题我会在以后跟CI经理的私下会谈中继续深入,届时再向朋友们反馈。
如果有朋友对汇率感兴趣,看美元/加元10年走势图就会看到,一个如此明显的横跨10年的双重长期大底,毫无悬念汇率会从现在的1.145持续上涨,去触碰前期高点1.23~1.27一带,这就是几个主要的基金经理都说业内认可1加币80~90美分中80美分的由来,
有兴趣的朋友可看Yahoo Finance的这张图http://finance.yahoo.com/echarts?s=USDCAD%3DX+Interactive#%7B%22range%22%3A%2210y%22%2C%22scale%22%3A%22linear%22%7D
只是至今我还没有找到在加国做外汇更低的手续费和更方便的途径。早在10年前,国内的中国银行就提供了一种外汇自助服务,手续费只有千分之几,实在是快捷方便。结果到了加国后,听到BMO的换汇手续费需要2.5%左右时(2007年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其他银行也是大致接近这一比率。
银行的工作人员通常会否认换汇手续费比率这种说法。当年我和好友分几次问市中心金融街的好几家银行,既有直接跑去问的,也有打电话问银行call centre的,银行经理回答几乎都一致:就是需要根据当时的价格给出一个银行的换汇价格,至于手续费的比例,他们不知道。
我的好友Helen,她几乎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呵呵,她就想出了一个非常精确的办法来测算不同银行的换汇比率:由我跑到银行的branch去问他们当时的换汇价格,而她在家里早已链接好Yahoo Finance的即时行情,我一知道换汇价格,就立刻打电话给她,她看到当时的即时汇价,那么差额部分就是手续费比例了。跑完一家,再跑另一家,得到的一定都是即时同步汇率,哈。
所以我就迎着早春的太阳挨家跑银行,半天后我们就算出了各家银行的手续费百分比,记得当时(2007年)BMO最高,2.5%还是2.6%来着,CIBC当时是2.4%,RBC的大概也是这一线,记得最低的银行也还要2.2%,当时对于我一个适应了国内千分之几手续费、常做外汇的来说,无异于一个晴空霹雳,这~这简直就是打劫啊!
不知道这几年市场上的竞争使得银行换汇手续费降低了多少,后来我都是跟朋友对换,对换是无法用来做外汇交易的。哪位朋友如果知道有便宜的外汇交易方式,拜托您告诉我一声,在此拱手称谢了!!
3、Black Creek系列
之后是另一位Black Creek的经理的介绍,他们的运作方式是各个族裔的经理都有,多样化,投资品种也是不论地区,只要公司本身好就会投。所以他们投了中国的企业、韩国、日本的企业、非洲的企业,全球都有投资点。
就我个人的感受,这家基金的投资目标“global market share leading companies”其实是个相当模糊的概念,是指品质、规模、收益率还是什么,这一表述都没有说清。再看它的投资点,竟然还有ICICI Bank,这是一家印度银行,能说ICICI Bank有品质、有规模、或是有收益率吗?
2007年我就领教了ICICI Bank管理的混乱、印式英语的含糊不清、人员的错误率,这是一家令人极度头大的公司。所以一看到投资对象里有ICICI Bank,霎那间,我对Black Creek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呵呵。
另外投的区域广泛、各个族裔的经理都有,很容易令人担心是否其他的经理也能够理解他/她熟悉的国家、文化和投资潜力。还是说,只是由熟悉那个族裔的经理负责,集团投资会不会弱化为了扁平管理结构?
不可否认的是,代表Black Creek发言的经理在公众演讲方面绝对是个高手,游刃有余的感觉,还很亲切,听他演讲算是一种享受。当有人毫不客气地提问为什么今年Black Creek的业绩是负数时,发言的经理很自然地说:“那是因为我们正在转移投资的地点,从价格贵的地方转移到价额便宜的地方,在这种转换中,账面亏损是非常正常的事,等转换之后就好了”。
虽然听上去很自然,在现场看回答得也非常有风度,但是从投资层面看,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太靠得住的。离开价格贵的地方,那应该是早先在价格便宜时介入,现在价格涨了,理应是获利了结;转移到另一个价格便宜的地方,之所以便宜,且适合规模资金介入,应该至少是个可靠底吧。一边是获利了结,一边是可靠底部的介入,必然亏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况且在行业平均回报率至少5%以上的收益水平下,亏损还真会有些说不过去呢。
Black Creek的报告里有张1961年至今的美国10年债券收益率图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会做一些research,咱们隔周再来讨论这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黄海懿, 蒙特利尔值得信赖的财务顾问 。若您有兴趣做分红险、重病险、旅游探亲险、国际学生险,或是想做税务规划、特别是新移民前五年的财税规划和海外资产申报,欢迎联系我514-559-1321(cell) 此为新号码,或发邮件至 huanghaiyi@gmail.com,更多文章请见www.huanghaiyi.com